交易所“设卡”严补量化漏洞 三类人受限游资仍将活跃
- T大
凤凰财经讯 3月24日,上交所公开表示将引入证券交易资金前端风险控制制度(以下简称“资金前端控制制度”),加强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持有或租用交易单元的机构的日常交易管理。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热议。
距上交所发布公告已过去近一个月时间,凤凰财经从某知名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处了解到,截至目前各金融机构未收到类似窗口指导的“授意”,同时并未见上述消息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券商机构没有受太大的影响,日常交易仍按照原有模式,也没有针对这个制度做出什么对策。”上述券商人士透露,该制度目前很大概率还在讨论中,并未最终确定:“否则的话我们都已经传开了。”
买入资金遭“设卡” 旨在严防量化漏洞
日前,沪深交易所和中国结算宣布,已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相关规则和细则,形成了“一个规则、两个细则”的资金前端控制制度体系,并已开始向相关机构征求意见。有市场人士分析称,资金前端控制制度的起草背景和目的是缘于“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教训。
上述说法亦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据该券商总经理透露,资金前端控制制度出台的主要目的是限制量化类产品的操作,而“乌龙指事件”的诱因大多都是量化操作形成的。“量化类操作的一般多为大单、高频交易,量化的非人为性虽然减少了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但由于数学模型不可变的特点,在极端状况下会对市场影响非常大。”
事实上,量化交易的系统缺陷正是“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触发原因。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多只权重股瞬间出现巨额买单,并带动了整个股指和其它股票的上涨,以致多达59只权重股瞬间封涨停,而沪指也在一分钟内瞬间上涨5.96%,造成市场异常波动。后经证实,造成盘中重大交易异常的原因是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系统内嵌套的订单生成系统缺陷导致巨量市价委托订单重复生成并迅速发送至交易所。而交易所方面仅对卖出证券进行前端控制,并未有针对证券买入的前端控制,因此最终导致乌龙事件。
由此可见,交易所此举正是针对市场中买入资金“设卡”,通过设置阀值对量化产品的交易次数和交易量产生前置限制,以降低非人工操作的不良影响。
三类人受影响 最大游资仍将“风流”
那么未来政策的受影响人群都包括哪些?对此,业内人士也给出了详细的分析。上述券商营业部总经理明确表示,该制度料将对市场整体的影响偏小,而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将是一种保护。
按照《起草说明》对于实施范围的解释,“为稳妥实施资金前端控制制度,避免因个别投资者的超额下单触发限制,影响其他投资者的正常交易,资金前端控制将首先涵盖未纳入资金三方存管的交易单元,包括券商自营,以及基金等采用托管人结算模式的机构或产品的交易单元等。待积累经验后,再研究是否扩大适用至已纳入资金三方存管的证券公司经纪、融资融券等交易单元。”
上述人士表示,新制度主要是针对使用独立的交易单元的机构投资者,例如资管类产品的量化交易者、基金子公司或是券商自营。“对于中小投资者者来说是种保护,毕竟中小投资者在市场中与机构相比处于劣势,使用的也是营业部性质的席位,交易速度和交易质量都不及独立交易单元。”
上交所下发的意见也指出,“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资金前端控制制度的引入,旨在不影响上述机构正常交易的情况下,强化对相关机构的风险管理,维护市场公平。相关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市场上关于“该新规与限制游资封涨停有关”的猜测,业内人士对凤凰财经表示,影响不会太大,并坦言该制度对追涨停和新股申购基本没影响。“主要还是针对量化交易。做量化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要有系统,资金要有一定规模,有可操作的系统策略。”而对于游资,其直言:“没听说过游资搞量化的。游资资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赚钱,赚钱。用量化有啥用?”
(凤凰财经张雅欣邮箱:zhangyx3@ifeng.com)